國內推動經驗

:::
國內推動經驗 - 桃園市 龜山區

國內推動經驗 - 桃園市 龜山區

您心目中的失智友善社區是什麼?為什麼要建立失智友善社區呢?

心目中的失智友善社區,是住在這個社區的店家、居民,大家可以共同協助失智長者。因為失智者的照顧會造成家庭很多壓力或經濟問題,建立失智友善社區,可讓民眾同心協力,幫助失智長者在地老化,築起美好的老年人生。

請問您推行失智友善社區的步驟為何?是怎麼開始的呢?

步驟一、推廣與教育

一開始先找學校,但被拒絕了多次。之後,有一位龜山國小的校友願意協助推廣失智友善的理念,學校也很開心有校友回來服務,因此而結合。後來另拓展至龜山國中,並在學校針對學童辦理認識失智症的講座。總之,可利用政府關懷據點、衛生局轄下服務單位,在地里長或是學校等單位介入推廣。

步驟二、工作小組的成立

推廣後慢慢的累積人氣,到後來會有越來越多人了解,同時也會吸引更多志工與資源協助,甚至一起發想要辦什麼樣適合的活動。事實上,有很多在地社區的退休媽媽可以邀請,他們有時間社區人脈與熱情,互相介紹邀請都可以吸引更多人投入。

步驟三、拓展據點

據點包括關懷據點、護理之家與社區失智據點,此拓展任務有賴於咖啡館的志工的積極與熱心詢問。初期透過兩個里長的積極投入,邀請並針對里民、里民活動宣傳,成效是很好的。

推行失智友善社區至今您覺得最成功的經驗有哪些?(以友善居民、友善組織、友善環境、友善參與)覺得成功的關鍵是什麼?

  • 友善居民

因為有了喘息照顧與紓壓的機會,家屬感受到社區大眾都是很願意幫助其他人的,參加活動不一定是失智者受益,反而是家屬受益更多。這讓很多一開始不認識失智照顧的民眾,看到這些互動情形,可以幫助更多人了解失智症以及家屬照顧的辛苦。更多人的了解,也能幫助家屬與失智者走出來。

  • 友善組織

「浮島咖啡館」原為桃園社會局的服務,透過熱心里長的宣導介紹,已拓展到其他的社區。咖啡館的特質讓人覺得比較休閒,可以多元服務。像是一個家,可以幫助失智者的社區友善服務。

  • 友善環境

推廣目標不只是學校或室內場所,希望外出活動空間也可以慢慢推廣,像是食安、銀髮族活動,可以吸引民眾遠道而來,並參加這些活動。硬體設備不是主軸,組織社區是人組成的,人的觀念想法行動是最重要的。

  • 友善參與

有好幾個失智者與家屬都是我們的招牌,他們願意出來參加社區活動都是認同宣導意義。有些失智者可能一開始不願意出門,但看到有許多人和他們一樣的狀況也參加了,後來也很願意再參加。

推行失智友善社區的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困難?是如何克服的呢?

        舉辦失智友善天使的宣導活動,在填寫表單時需要留個資,導致有些家屬不願意。透過學校老師宣導,幫助家屬了解用意,如不留ID以學號等代替等。此外,友善店家需要店家資料甚至要留到統編、負責人、負責人聯絡電話等等,許多小吃店可能不符合。因此,為了蒐集這些行政流程的資料,造成實務上推行的困擾。不過在建立據點後,已幫助多數失智者可以出門參與社區活動。